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引发了广大家长朋友的持续关注。在尝到了“双减”政策的甜头之后,更多的家长却又患上了“教育焦虑症”,担心孩子在失去校外培训补习之后,学习成绩会落后于人。对此,专家建议,实施家庭教育立法,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为孩子松绑减负,家庭教育不可缺位,家长也是改变的“主力军”。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教育理念、方式、手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推动“双减”政策切实发挥功效,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从完善家庭教育开始着手。
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观念上要“拆掉思维里的墙”,不唯分数论,把目光更多投向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上来。好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孩子成长的所有。“苦唯分数论久矣”,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成长有其特定的规律,家长要有合理的教育预期,不可盲目的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找寻和发现自己,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启迪心智、提高素养尤为重要。同时,家长更需要明白,孩子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是一个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不是他们的“附属品”,切不可将个人意愿强加于孩子,这样只会揠苗助长,与初心背道而驰。
父母在教育行为上需要为孩子创造“民主型”的家庭环境,做孩子的好榜样。教育心理学家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其中,“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性格、情绪、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更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多关注他们的成长轨迹,与他们真诚交谈,倾听其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苦恼,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在适当时机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帮助他们找寻妥善的解决方法。再者,父母也需要加强学习,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充电加油”,多读书、勤思考、常沟通,为孩子做好表率。同时,父母之间也需要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婚姻观、择偶观,为他们长大之后选择伴侣、组建幸福的家庭打好基础。
家庭教育在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学校和社会也需找准方法,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学校要扮演好教育“主阵地”的角色,突出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功能。探索教育课程改革,形成多维考评机制,以“硬核”举措破除“唯分数论”的桎梏。定时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展诸如“教师技能大比拼”的交流活动,为教师搭载成长平台,提升其教育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最终为落实“双减”政策提供土壤。社会层面上,除了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以规范校外培训之外,还应积极探索社区教育,运用社区资源为孩子提供服务。譬如,社区可通过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的方式,在社区内开办“学习兴趣课堂”,邀请学生家长作为志愿者为孩子讲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孩子多方面“补钙”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学校和社会还应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定期的家庭探访、充分的关心陪伴、合理的资源倾斜等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完善家庭教育立法,助力“双减”政策见行见效,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在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更多有益路径,建立长效机制,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正殿(宜昌兴山)
ag亚洲国际厅 copyright © 2001-2021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ag亚洲国际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