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共包括8个部分35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守住底线是前提。《意见》明确要求,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这两项保底线的重点工作是夯实筑牢乡村振兴的保障和支撑,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只有出实招、下狠功,抓进度、务实效,方才能以重点工作的重大突破,奠定振兴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是重点。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要振兴、产业要兴旺。《意见》强调,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而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不仅要融合发展,还要错位发展,诸多经验乃至教训表明,千篇一律的产业形态不仅无法彰显自身特色,而且容易导致产品积压,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应鼓励和引导农民在尊重自身乡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通过差异化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展销模式,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乡村振兴。
机制创新是保障。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法宝。《意见》指出,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专家建议,要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为主线,强化制度性供给;要加强人才建设,把培育本土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相结合,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此外,乡村振兴最终要靠农民,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
落实责任是保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条块结合”的特征,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和地方齐发力。《意见》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这就需要各级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同时,推动健全一揽子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稳扎稳打。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波(宜昌枝江)
ag亚洲国际厅 copyright © 2001-2021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ag亚洲国际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