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据公安部门统计,自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4万起。国家反诈中心推送预警指令1.45亿条,拦截诈骗电话28.1亿次、短信33.6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400万个,紧急拦截止付涉案资金5518亿元,成功避免1.09亿名群众受骗。清理高危电话卡7769万张、行业卡1931万张,从境外教育劝返涉诈人员23万名。
电信网络诈骗滋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我国从司法、执法等层面进行了严厉打击,将一批批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如2016年8月轰动一时的“徐玉玉案”,涉案人员均被严厉惩处,但这一乱象并未彻底禁绝。纵观形形色色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给人民群众造成不容低估的财产损失,人民群众对这一丑陋的“社会毒瘤”深恶痛绝。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因此,公众对这部治世之法饱含期许。
立良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领域涉诈异常情形的监测、识别和处置,以及事后相应的各种救济渠道。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任务,压实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完善了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等有关基础管理制度。为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助力平安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打不倒的骗子”正缘于“割不断的利益”。当前,随着打击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隐蔽化、跨域跨境化等新情况,打击难度加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着重提出做好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构建严密防范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源头治理、强化属地管控综合治理、加强组织实施等工作,让打击治理工作更有精度、更有力度、更有保障,切实把“打不倒的骗子”打倒,把“割不断的利益”割断,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是“国之大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公共安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不断扎紧了制度的牢笼,让法律的“利剑高悬”。与此同时,面对狡猾的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必须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各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不断构筑形成立体、全面、贯通的打防管控格局,从根源上铲除犯罪“土壤”。
古人有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用法律手段坚决打击治理,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用实际行动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任重道远,要增强法治思维,坚持与时俱进、严打高压、久久为功,推动协同共管共治,坚定不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黄陂区)
责编:沈素芬
ag亚洲国际厅 copyright © 2001-2021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ag亚洲国际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