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湖北美术学院作为省属特色专业性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深化育人模式创新,建构了“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专业教育 社会实践”“课堂内 课堂外”“育人育才 服务社会”的“四融合”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既在实践中提升学校人才培育质量,又充分发挥学校在“共同缔造”中的专业特色作用,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艺术为了谁的问题。
图为:2022年“艺馨向党·画说马克思”展览
推进“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红色美术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增强理论“入脑入心”的实效性。学校依托“中国红色美术文化研究中心”“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学术资源优势,以“湖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整合红色美术资源,收集红色美术作品,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以图证史,以论解图,以作品背后的故事增强趣味性、细节增强生动性、情感增强感染性、思想深化理论性,不断提高学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研究中心与专业院系对接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研究、梳理美术中的党史,为师生主题美术创作提供思想指引和学术咨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接、思政与艺术融合,不断增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粘合度,使学生切实受到思想熏陶和精神洗礼,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主题美术创作实践,拓展“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启发式教学,学校开展了“画说马克思”、“画说雷锋”系列主题创作。其中,“画说马克思”展览以学生创作为主体,运用多元绘画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现了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成长、生活、思想历程以及革命事迹。展览同步启动了线上展厅,以动画、电影、连环画等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呈现马克思经典小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学“学伟人、悟真理、树信仰”,从伟人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践行者和坚守者的历史使命。该项目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报道,并入选教育部 2023 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将《图形创意》课程与“学雷锋·树新风”主题创作相结合,引导青年学子将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到公益宣传海报设计实践中,用图形语言设计符合新时代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主动诠释和弘扬主旋律。学校强化党建引领,引导师生深挖“思政 艺术”育人模式,在“共同缔造”中发挥美育优势助力理论学习宣传形式创新,更好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图为:艺术点亮红土地团队成员在沿背村开展墙绘创作
推进“专业教育 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以多样化实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积极探索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学校成立“艺术点亮红土地”美育实践服务团队,团队坚持“扎根红色沃土,文艺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已成为“思政教育 专业学习 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 网络传播”五维协同的美育实践服务特色团队,团队也由最初的“青柠”志愿服务队逐步辐射到学校“尚艺”“晨曦”“春田”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在社会实践中,团队以“艺馨向党”唱响美育主旋律,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以红色文化主题性创作及展览、红色文化墙绘制作、红色文创产品研发、历史文化名人及革命先驱人物形象塑造、公益美育教育等主题,先后对接服务红色地区30多个,在20多个地区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创作作品1200多幅,绘制主题墙绘30多面,在20余所中小学开展美育知识讲座、绘画技法培训,建立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基地5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8个,各类美育实践活动惠及全国各地数万人。以多元艺术打造美育传播新矩阵,创建了“线上美育云课堂”、“红土地美术馆”线上资源库,培育了“薪火相传·守正创新”“革命峥嵘岁月·艺术生命传薪”等线上美育品牌。开设《听我们讲甘祖昌将军故事》栏目,讲述红色经典故事;开设《听我们讲东湖故事》栏目,展示“艺术武汉”形象;开设《画说非遗》栏目,宣传江夏人文历史。团队作品《馆舍变迁之一》《馆舎变迁之二》《四君子系列之三》被外交部收藏;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批准,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圆满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太空旅程;团队参与央视一套《“平”语近人》《伟大的足迹》栏目版画插图制作;“青春·百年”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版画主题展在红安黄麻纪念园和红安二程镇文化站展出。团队创新创业项目《艺术点亮红土地——基于多元绘画技术的城乡红色文化场景服务提供商》获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团队近十年获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等国家级荣誉10项,省级荣誉40多项。学校搭建平台,服务社会,引导学生扎根红土地,用笔、用画在“共同缔造”中讲好党史故事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图为:“丹青艺举”——“书画美育”活动进中小学课堂
推进“课堂内 课堂外”深度融合,以项目研究助力成果转化,提升美育传播的社会服务力。学校鼓励学生将“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深入社区调查研究,以美育项目成果服务群众,以美育美、以美启真、以美导行。学校承接了湖北省纪委监委“101个罪名解读”主题漫画创作项目,承担省文明办“画说节气”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创作,承办湖北省“男女同精彩 平等向未来”主题设计,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法律法规政策、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江夏区纪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画说101”廉洁文化主题公益海报展,与江夏区委宣传部等共同举办“开启新征程 建功新江夏”大学生文创大赛,开展“手绘江夏”创作大赛,用专业特色优势践行深植江夏、服务全省的理念。走进藏龙岛社区开展“与美相遇”公益美术课堂、走进武汉市“守望星园”自闭症家庭互助服务中心以“丹青艺举”温暖“星星的孩子”,走进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绘画疗愈”公益课程,引导人们感知美、欣赏美、享受美。开展“纸上城市”实践项目,深入中国建筑科技馆、细屋熊村等地开展实地教学,围绕古建筑、红色建筑、旧城改造、村居改造等项目展开调查研究,为旧城改造提供优秀项目方案;积极组织创作,受邀参加“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中心城区)”高校工作坊优秀设计方案推介会,以优质文化产品服务城市形象策划和环境治理。学生项目《乡村集市——模块式个性化乡村创意设计领导品牌》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方寸乡愁——文旅街区缔造者》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学校拓展“校地合作”渠道,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共同缔造”中以艺术服务人民,助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图为: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团队作品
推进“育人育才 服务社会”深度融合,以大格局大视野强化育人使命,提升艺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度。在百年湖美的发展历程中,无数湖美先辈们为“推行美育”艰苦奋斗,为激励引导湖美青年在新百年征程中传承好先辈们以艺报国的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学校成立“五十三梯”漫评团队,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热点,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创作,提升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展现湖美学子的青春气象。“五十三梯”漫评团队先后在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长江云等省级媒体平台刊发漫评作品113篇,其中 67篇被 “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团队获评“2021年湖北省十佳基层网评阵地”,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和 “佳作奖”共12项。作品《最美巾帼红》获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入围奖。学生创作的“讲好中国故事-英文视频”作品《象山记忆》《中国传统工艺——漆艺》《陶艺》等在中国日报中文版、英文版等平台发布。学生以“武汉长江大桥”为切入点开展“我为家乡代言”公益宣传,服务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和文旅产业发展,被湖北文明网等媒体广泛关注。学校统筹校内校外育人平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表现时代,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共同缔造”中讲好“湖北故事”“中国故事”,助力国家形象传播。
图为:湖北美术学院校园一角
湖北美术学院在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有着自身独有的专业优势和艺术资源,系列教学实践与文化活动是湖北美术学院参与助力“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学校将坚持围绕“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担当作为,彰显特色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鲍清芬(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杨虹磊
ag亚洲国际厅 copyright © 2001-2023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ag亚洲国际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