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0月16日,号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正式成为共享书店已满三个月——7月16日,它开启了“共享书店”的经营模式。这家因被写进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而成为“网红”的24小时书店,又一次吸引了舆论的眼球。(10月17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入到共享的行列,图书也成为不少人尝试的对象。书店“共享图书”的初衷是为读者消除阅读成本、降低阅读门槛、提高阅读频次,而且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情感需求,受到读者的欢迎和热捧是必然的。可是,要知道这些“共享图书”并非是旧书,而是崭新的书籍。
崭新的书籍就拿出来共享,是否会影响到书店图书销售呢?书店又作何盘算?这样的质疑并不无道理。毕竟,书店要商业经营,要存活下来,就必然要获得利润。尤其是在资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实体书店的日子并不好过。有的步履维艰,经营困难;有的出现危机,前途未卜;有的无法生存,面临倒闭;有的改头换面,转型发展……
盈利模式自然是书店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书店对文化的坚守,对书香阅读的情怀。如果书店通过“共享图书”,能够刺激更多人参与借阅图书,增进市民的阅读习惯,降低市民的购书负担,为提升市民阅读能力做出贡献,那它的社会价值就超过了经济效益,无疑是有益的探索尝试,值得点赞。
时代文明不能离开书店的繁荣。话句话说,书店的繁荣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写照。令人欣慰的是,面对现实条件的复杂以及生存的艰难,政府并没有对遭遇生存困境的书店漠视不管,而是在关键时刻动用政府资金帮他们渡过难关。同时,书店为了适应环境,为了发展,也主动“突围”,寻找新的生存途径,寻找新的天地。当下,书店已经不再只是“卖书”的地方,而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文化体验的实体,为读者提供立体的、多层次的服务正在成为文化潮流、时尚潮流。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只把书店看作是单纯购买图书的场所,还应更重视它的文化产业属性,更注重其公共文化属性。
一个书店,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一座城市的诗意和远方。不忘公共文化精神的追求和坚守,向大众创造更多阅读的条件,提供更多涵养书香机会,让文化馨香在都市飘溢,这才是“新书共享”的初衷。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恒情
ag亚洲国际厅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
ag亚洲国际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